媒體識讀三步驟:判斷你手上的訊息是真是假

有沒有收過這種LINE訊息?

「美國FDA禁止日本食品進口,因福島核污染,日本人都不吃自己國產的東西!」
看起來驚悚又可信,還用上了“FDA”“癌症”“輻射”這些專業名詞。
很多人看到就轉貼,因為覺得:「這種事不能不說,萬一是真的呢?」

但冷靜想想:這些話,到底誰說的?來源在哪?真的有查證過嗎?
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很容易被「名人說」、「教授說」、「英國研究說」這種話術綁架。
只因某人曾成功,就自動認為他講什麼都對。這種心理,就是謠言最愛利用的信任投射。
更嚴重的是,有些人根本是慣性造謠,卻總能靠“轉傳功德無量”(?) 在群組裡流傳。

媒體識讀的第一步,不是「這人我認識」,而是「這事合理嗎?能驗證嗎?」
不是看到資訊就照單全收,而是要看資訊出處來源?說了什麼、是否有根據。

如果沒有時間去驗證來源可信度,寧可不看,以避免被假消息混淆視聽

即使某人過去說對過,也不能代表每次都對;
更何況是常常造謠者,即使偶爾講對一句,也沒必要浪費時間理他。

那我們該怎麼判斷一則訊息的可信度?這裡有三個簡單SOP步驟,下次看到訊息就照這個標準來練習看看:

  1. 有明確「來源」與「時間」嗎?
     是什麼單位?哪天的消息?還是只說「有人說」「某醫生講的」?
  2. 能查到可信佐證嗎?
     把內容丟到搜尋引擎,是否有官方網站或新聞媒體報導支持?
    至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」、「MyGoPen麥擱騙|反謠言詐騙」,查證
  3. 用詞是否一堆誇大形容詞?
     像「千萬不要吃」「快轉出去救命」這種話術,大多是煽動,不是事實。

只要三項都不合格,幾乎可以直接判斷是假訊息,不用傳,也不用猶豫。

像剛剛那則「日本食品全面被禁」的謠言,實際查證後發現:
FDA確實曾因福島核災短期限制部分食品,但多年來多數早已解除,
訊息中那些什麼「70%國土污染」「癌症暴增」完全查無資料,
卻因為用了“核污染”“FDA”“不能說的真相”等套路,引發恐慌。

真正清醒的媒體識讀,不是你信誰,而是你查了什麼。
只要你記得查來源、驗內容、不被情緒推著走,就不容易成為謠言的幫兇。

本工會除提供勞健保投保服務外,亦提供勞資爭議事件諮詢,請民眾多加利用

電話:02-29407809
地址: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109巷7號9樓之3
Line官方:https://lin.ee/qMHJTiF

#職業工會
#勞健保
#職業工會投保
#職業工會勞健保
#勞資爭議
#勞保年金
#讓每個專業自由工作者都有平衡的生活
#勞保老年給付

分享你的喜愛